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作品 > 教师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思考(个人感悟)

教师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思考(个人感悟)

2015年01月13日 06:09:03 访问量:883
教师子女是教育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他们因为有做教师的父母,在学校中就有了一些所谓的便利和特殊照顾:教师的偏爱,享受特殊待遇。这些的确为教师子女的成才提供了捷径,但结果却与人们的普遍认知大相径庭。

我作为一线的班主任,又是孩子的母亲,对教师子女的成才非常关注。环顾周围的教师,我通过自己二十年的教学经历,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教师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很少。更奇怪的是,优秀的孩子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人员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为什么会这样?分析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身为教师的父母,本身过于重视或者轻视基础教育,从而造成自己的孩子偏离正确的方向。

在我接触的教师的孩子和自己的儿子身上,我见到最多的就是两种教育倾向。一般来说,初高中教师对基础教育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这种思想倾向使较高层次的教师站在教育的更高点上,从而忽视子女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觉得小学知识层次较浅,不用下大工夫,这种思想或多或少会被孩子感受到,这就有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所授知识、所讲道理持怀疑态度。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自制力最差的时期,若在这一阶段的校园生活中没有一定权威信仰的支持,极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偏离人生的正确方向。早期教育失败后即使作出再大的努力往往也无力回天。可见,教师对自己的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基础教育时期子女教师的充分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作为教师,更应明白这一点。可惜许多我的同行忘记了这一点。

另一种现象就是教师本身的优越性,带给孩子的不是真正的帮助,而是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有同事关系,教师自然就萌生了得到照顾的想法。座位的安排,班干部的选拔,各项活动的参与,甚至是学业上的小灶,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这些无形的照顾使教师子女产生了优越感,缺点和不足被忽视或淡化,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还有可能造成同学间的矛盾。这些好心的照顾起到的却是反向效果,更有甚者一旦脱离这个环境就会因失宠而导致心理失衡。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最需要和最懂的就是平等,任何特殊的对待都不会产生好的结果,这种教训在实际中屡见不鲜。

其次,教师角色转变不当,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这也是教师的孩子心理成长的问题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听话乖巧是衡量学生的一条重要尺规,这种判断的标准使得大多数教师在思维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格外严厉,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过于关注琐碎的细节,对孩子个性化的举动都视作大不敬,会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教导,尤其偏爱说教。长此以往,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事也会更多地考虑困难的一面,他们关注细节过程比关注结果要强烈,对处理事情难度的预设会更为仔细,因而容易产生退缩情绪。再加上教师子女耳濡目染的都是教育成才的典型范例,本身存在压力和负担。父母过多的批评,加重了他们自身的心理焦虑,一些教师子女从厌烦到反感,性格中逐渐滋生叛逆,与父母之间的鸿沟增大,从而越来越难教育。

综上所述,教师子女的心理问题大多是教师职业和教师本人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在明确了造成教师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后,最重要的就是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弥补。

首先,教师本身的反思和改变是调整子女心理状态的基石。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能左右孩子的终生。如果一个教师只知教书,而与此相应的琴棋书画、弹唱说写、人生哲理等高雅情趣和智慧都不能进入他的现实生活,那么,对孩子而言,当教师的父母并不能凭借自己这份职业魅力惠及孩子,孩子也不会以父母是教师为荣。因此,做一个阅读型的教师,做一个有高雅志趣的教师,不仅对学生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能以一个真正的教师的高度跟孩子沟通,那么,无论多么平凡的孩子都会脱颖而出。

其次,在具体的事件中,学会与孩子沟通,将阳光乐观撒入彼此内心。

我是教师,也是家长,无论谁的孩子,都是国家的财富,培养他成才是我的愿望和责任,直到那件事情后,我才明白孩子的心理状态远比其他更为重要。

一直以为自己作为班主任是成熟的和成功的,那么多的孩子在自己手中成长,轮到自己的孩子了,内心的激动和渴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敏感和矛盾,既希望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成长,又担心自己的身份给他带来负担和不必要的麻烦。还好孩子在班级内一直都很顺利,他没有骄纵,没有桀骜不驯,学习在年级虽不是排名第一,却也名列前茅,乒乓球打得好,羽毛球打得好,运动场上阳光舒展,关心班级、关心同学、沟通能力强。于是当轮到儿子参加市级优秀干部的选举时,我对结果很是期待,而他自己却显得淡然。直到临选举前的晚上,他才一边说笑一边不太认真地练了两遍,倒是我显得紧张,一次次督促。

终于到了第二日的中午,选举结束,我没有立刻去问结果,而是走入教室察看孩子的脸色。他竟然直言不讳:妈妈,我选不上,我的对手太强。

我的心一瞬间冰凉,脑中一片空白,来回思考:我该怎么办?儿子该怎么办?无语的我默默地走出教室,调整情绪,将课上完。

我回到办公室,思想停滞,只是想如何去与儿子沟通,能将伤害降到最低点。时间在焦虑中流淌,儿子放学了。背着大书包的他施施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一如既往,坐在我的对面卖弄,拿出竞选稿,自言自语:唉,失败呀!技不如人!

我感到一丝心痛,暂时压住情绪,轻声细语问道:你很上火吗?

没有!爽快的男中音瞬间传出,我学习本来就比不上他,活动参加也不多,选不上是应该的。就是有点可惜。我的稿准备得不认真,早知道好好写写。儿子长满青春痘的脸显出稚气。

我的心略微放松了一些,试探道:如果没选上,你会怎样?

我也不靠这五分上重点高中,自己努力就行。初三还有机会的。儿子的那种坦然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狭隘和小气。一切就在谈笑间隐没于暮色中。

回想自己面对荣誉的患得患失,面对教师子女的特殊化,面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我才发现囿于自己的思维,将他定位于教师的子女就必须享有一些特权,当这些特权消失以后,心里就失衡、伤心、不满、委屈。谁规定教师子女必须与众不同,必须有特权呢?我的确低估了儿子,儿子告诉我:平等不是口号,而是内心的坦然。儿子让我的教育观念又前进了一步!

当然,调整教师子女心理的方法各异,但是身为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必须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做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要客观对待自身的工作环境,变劣势为优势,为教育子女多出一份心力。

现实生活中,有一位过来人说: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教育好,其优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把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揭示出来,藉此与所有的教师同行共勉: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能成为好教师。

编辑:张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怀仁市教育科技局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