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改革“深水区”的前进航线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通过多年努力,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区域内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也感到困难仍然不小,任务相当艰巨,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力气,破解难题。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教育均衡发展强调的是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方式,使一定区域内的受教育者能够享受相对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在我们扬帆远航的时候,需要的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尽快从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制度方面的惯性约束中解放出来,使均衡发展顺利驶入“深水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改变二元体制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二元观念,逐步消除差别意识,走出“栽下一棵树,毁了一片林”的传统误区,改变“均衡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经济发展决定均衡发展”的偏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让现实告诉大家均衡发展难为但不是不可为。
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改革创新,需要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需要师资队伍的足额配备,需要城乡规划建设的及时跟进,这些单靠教育部门自身无法解决,需要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以安徽为例,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有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文件9份,为这项工作的推进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争取到了大量的资金和足够的政策支持。
做好制度创新设计。我们在规划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坚持“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的原则,设计促进均衡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自2007年开始,安徽率先在全国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打破城乡标准差别,制定了符合安徽实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规定城乡办学基本标准相同,明确了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最低保障线。所谓资源配置均等化,不是对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而是针对安徽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采取非均衡的手段推进均衡,在经费安排、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迎头赶超先进地区。
抓住几个关键环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从关键环节入手,第一是解决生源均衡问题。在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中小学择校行为的产生,禁止义务教育学校跨行政区域招生,同一行政区域内的择校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并逐年降低。省、市级示范高中招生指标70%分解到初中学校。第二是均衡师资。我们规定,县域内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职达到一定年限(6年)必须交流,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城区教师职称晋升必须要有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第三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在政策引导、日常管理和培养培训中,尤其注重加强中小学管理者能力建设,引导他们练好内功,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注重特色发展,彰显师生个性。
均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义务教育总会沿着均衡—不均衡—均衡的路径发展,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当下,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推进工作赶上了黄金机遇期。对此,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对下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首先,在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步入改革“深水区”,发展过程中一些矛盾凸显出来,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我们通过建立设区市的城区义务教育由市级统筹、区级管理的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学区委员会管理制度,理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开展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教育资金均衡配置的督导考核,实行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审计制度,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审计结果向上级政府和人大报告。
其次,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是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上好学。因此,普遍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才是均衡发展的最高境界。我们将着力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重点提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015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实现“班班通”。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制度,把区域内中小学质量差异性的监测纳入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定性考核的核心内容。
再其次,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上下力气。以规范招生、办班、补课等常规性的办学行为为重点,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实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年度公告制度,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局长、校长责任制,开展行为规范示范校、示范县评估并实施奖励。(来源:中国教育报)